无锡一对一辅导班|高二语文课程
无锡高二语文课程模式:小组
无锡纳思书院高二语文课程教学目标:
纳思书院坚持因材施教、挖掘学员学习天赋,培养学员自主学习能力,提升成绩,激发各年龄段孩子对学习的兴趣,指导学习方法和解题技巧,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。
1对3春季精品课程教学内容分两部分展开:第一部分为《上册》重要知识点的复习与回顾,锻炼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;第二部分为《下册》课本新知识点的同步培优辅导,指导学员掌握课内基本知识,同时补充相关知识点,拓宽学员思维,提高解题技能。
该课程以专题形式,帮助学员梳理并掌握初一数学级衔接时的频考点和必考点。适合基础较为扎实的,想突破拔高的学员。
本课程主要总结梳理五册必修教材及《论语》《外国小说欣赏》等选修教材的知识要点,延伸拓展提升阅读写作能力。夯实课内基础知识,提升阅读写作能力,掌握高中考题特征,增强规范答题意识。
辅导内容 | 课次 | 主要内容 |
第一讲 必修1—3知识梳理 | 课内字词句归纳;涉及的文学常识;重点篇章的内容、主旨、特色。 | |
第二讲 必修4—5知识梳理 | 课内字词句归纳;涉及的文学常识;重点篇章的内容、主旨、特色。 | |
第三讲 《论语》知识要点 | 名句名段的背诵积累,翻译解读,文化评析;内涵探究; | |
第四讲 《论语》答题方略 | 教材基本构架及突破方法;命题形式规律分析;答题格式。 | |
第五讲 外国小说鉴赏要点 | 掌握外国小说的创作方法及流派,对其基本元素概要分析。 | |
第六 名句名篇识记默写 | 了解考查内容与形式,掌握重点及突破方法。 | |
第七讲 特殊语病应对策略 | 六种语病类型中隐匿性问题的分析判定 | |
第八讲 新闻概括答题技巧 | 语言概括题的答题思路及具体方法 | |
第九讲 仿句思维拓展训练 | 仿句题型特点,开放式思维模式,答题格式要求。 | |
第十讲 实用类文体的阅读 | 命题角度,答题误区,精读原文,比照判定 | |
第十一讲 散文阅读方法指导 | 文体特征、知识储备、设题角度、答题套路 | |
第十二讲 古文阅读拓展训练 | 古今异义,词类活用,特殊句式 | |
第十三讲 古诗鉴赏技巧方法 | 快速解题、规范答题、表达技巧、模式归类 | |
第十四讲 高中作文特点要求 | 高中作文命题特点、命题趋势分析,写作误区的纠正 | |
第十五讲 写作训练应考指导 | 写作训练,应考策略,写作理性、个性、人文性的体现方法。 | |
建议课时 | 32课时 |
高二语文答题技巧:
1、字音辨析题:
答题技巧:(1)常见多音字标“次读音”正确的可能性大,标“常读音”正确的可能性小。(2)形声字标“不同声旁读音”的正确可能性大,标“同声旁读音”的正确可能性小。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。(3)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。(4)审清题干,用排除法较好。
2.字形辨析题
答题技巧:把字的音、形、义结合在一起来考虑。形近而音不同的别字是重点,生僻子一般不会错。如无把握,可放放再说,但必须用记号来提示自己。
3.词语运用题
答题技巧:(1)语素分析:分析出不同的语素进行组词再作区别。(2)语境分析:在原句中划出关键词作为区别的参考。(3)善用排除: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,逐渐减少选项,同时也要做记号。(4)语感判断:如果确实拿不准,就要凭语言感觉去选择。
4.成语辨析题
答题技巧:(1)根据成语意思判断,但要注意,不能望文生义。(2)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(3)注意成语使用范围,搭配的对象(4)四个选项权衡比较,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(5)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;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;另外要特别注意两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,如,想入非非,灯红酒绿。
5.病句辨析题
病句类型:语序不当、搭配不当、成分残缺或赘余、结构混乱、表意不明(歧义)、不合逻辑。
答题技巧:判断病句用排除法居多,回忆以前做的常见病句的标志。
做题思路通常是:检查主干是否缺成分→→推敲词语是否搭配→→推敲词语有否重复→→关联词位置是否正确→→并列短语或句子语序是否合理→→个别短语有否歧义→→句子是否符合逻辑。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:
(1)介词“关于”“对于”“对”等开头的句子,注意主语的残缺。
(2)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,注意是否宾语残缺。
(3)用“和”“或”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,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。
(4)前半句使用了“能否”“可否”等双面词语,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。
(5)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。
6.标点符号题
标点符号题答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种错误类型:(1)该用句号的却用了逗号;(2)非疑问句却用了问号;(3)选择问句中用了两个问号;(4)倒装句中问号前置;(5)感叹号的位置出现在句中;(6)分句之间误用了顿号;(7)表示约数的数词间用了顿号;(8)习惯上作为一个词使用的并列词语间用了顿号;(9)二、三层次的并列间用顿号(只限第一层次并列用);(10)引号之间用了顿号;(11)没有提示和总括作用的地方用了冒号;(12)冒号的通领范围不清;(13)引语中间“某某说”后用冒号;(14)是间接引语却用了引号;(15)引语中句末点号位置不当;(16)括号位置不当;(17)该用括号而未用;(18)冒号和破折号互相混淆;(19)破折号和“是”重复;(20)省略号和“等”重复等。